投機客賣轉租 屋主悶、房客樂

【經濟日報╱記者黃啟菱/台北報導】奢侈稅上路在即,不少趕不及賣屋的投機客決定「轉賣為租」,進而衝擊租屋市場。房仲業者觀察,近來租屋市場已出現租金降、選擇多的情況,競爭激烈,使得閒置期更長,這種情況也使得「屋主悶、房客樂」。

昨(30)日有業者統計指出,奢侈稅實施後,超過八成的屋主不願降價求售,其中超過三成的屋主更寧可「以租代售」,先忍兩年再說。

HouseFun傳媒中心地產召集人李建興表示,5月台北市每坪租金跌至1,034元,較4月跌0.29%,新北市也跌0.72%至829元;中、南部則因奢侈稅衝擊較小,租金沒有太大變動。

李建興分析,奢侈稅剛在立法院三讀通過之際,許多原本以租金養房、準備等待增值再出售的包租公及包租婆,由於擔心被課到奢侈稅,於是改變投資策略,轉租為售;但奢侈稅實施在即,眼看短時間難以出售,近來不少賣方決定乾脆重新當回包租公。

奇集集總經理蔣馨誼指出,奢侈稅訊息釋出以來,奇集集網站湧入超過5萬件房屋出租廣告,奢侈稅開徵前最後一星期,每天更以超過1,500件數量快速激增,較年初的每日出租房屋數,大幅成長2.4倍。

文章轉載自:udn聯合新聞網



Orignal From: 投機客賣轉租 屋主悶、房客樂

買預售屋 自律規範當靠山

【經濟日報╱記者邱金蘭/台北報導】

民眾購買預售屋權益將更有保障了,金管會指示信託公會及銀行公會,研訂預售屋買賣相關信託及保證業務的自律規範,明確規範預售屋買賣雙方及金融機構的權利義務,以避免消費爭議。

內政部的預售屋買賣履約保證機制已經上路,金管會也請公會儘快訂定這項規範,最遲下半年就有完整的配套措施。銀行業者表示,目前金融機構業者也在觀望,要等自律規範出來後,才會推出相關預售屋信託及保證業務。

預售屋買賣交易糾紛時有所聞,過去也經常發生交屋前建商倒閉,消費者已支付價金,求償無門等情事。

為落實消費者權益保障,內政部及消保會依消費者保護法第17條規定,將履約保證機制納入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事項,並給業者八個月的準備期間,預計從今年5月1日生效。也就是從5月1日起,建商提供的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,應載明履約保證條款,保證的方式共有五種,包括不動產開發信託、價金返還之保證、價金信託、同業連帶擔保、公會連帶保證等。

其中「不動產開發信託」、「價金返還之保證」、「價金信託」,受託單位為金融機構或信託業,為順利執行這項政策,內政部在5月6日發函給金管會,請金管會協助督促金融機構及信託業者配合辦理。

銀行業者表示,為避免金融機構及信託業各做各的,對消費者權益不見有保障,金管會日前特別請銀行公會及信託公會,研議自律規範,讓業者有所遵循。

尤其是應就相關業務的辦理,妥善規劃預售屋買方、賣方及金融機構相互間權利與義務,以避免消費爭議。

官員表示,例如建商銷售預售屋時說有交付信託,但消費者不見得知道,消費者要如何了解業者交付信託情況,有問題時又要如何處理,都必須讓消費者了解。

因此,透過自律規範,就可以要求金融機構跟建商簽訂契約時,必須在契約中約定,如何揭露相關資訊、如何保障消費者權益等。

最遲預售屋買賣履約保證機制的推動,對建商來說,因必須向金融機構辦理相關信託或保證業務,難免會增加成本,但對消費者來說,購買預售屋時權益是更有保障了。

文章轉載自:udn聯合新聞網



Orignal From: 買預售屋 自律規範當靠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