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聯合晚報/記者游智文/特稿】
香港Q3房市成交量重跌逾5成;北京、上海房市遭遇最冷十一黃金周,傳統銷售旺季「金九銀十」宣告落空;台北房市也出現連續3個月成交量都在3500件上下的慘況,台北101更傳出近年罕見降租。趨勢顯示,兩岸三地面對打房「愈打愈勇」的時代已過去,現在泡沫吹破危機正在快速升高。
金融海嘯後,兩岸三地房價都快速翻漲,台北市就至少漲了2、3成,香港、上海、北京則比台北市還誇張。驚人的漲勢,引來三地政府不斷加大打房力道,香港在去年底祭出特別印花稅,台灣則是在今年6月實施奢侈稅。
中國大陸則幾乎是每月一措施,從緊縮房貸、限購令到一房一價等,每一措施,媒體都形容為史上最嚴厲的打房手段,但如同香港,台北,效果似乎都只是曇花一現,交易量稍微萎縮,隨即反彈,房價愈打愈高。
以香港來說,根據中原地產統計,香港在港府推出類似台灣奢侈稅的特別印花稅後,在供給反而減少下,房價一舉突破97年的房價高點;台北市的房價也是在今年3月奢侈稅傳出後,4、5月持平,但最新的預售屋統計,雙北市均創新高。
房價愈打愈高,有很多因素,一般相信最主要原因仍在資金泛濫,大陸熱錢泛濫除了讓大陸房價控制不住,也淹到了香港,台北市多少也受其影響,因為購屋者主要是大陸台商。兩岸三地政府打房從抑制需求下手,但資金無處可去的問題沒有解決,打房效果就大打折扣。第三季以來,三地房市同步下滑,主要來自國際景氣影響,從經濟學上的定律來看,市場果然永遠是對的。
文章轉載自:udn聯合新聞網
蘇主任房訊網: 觀察站/兩岸三地房市 凜冬將至? www.0968797090.com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