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四大主力搶進 店面唱快樂頌

【聯合晚報╱記者游智文╱台北報導】

少了投資客,大台北房市陷入低潮,但店面市場在新四大主力搶進下,依舊生龍活虎,房仲業仍然一路喊多。

新四大主力是,住宅投資客、原擁有店面並經營事業的店老闆,金融投資業人士以及新一波資金回流的台商。

大台北房市自奢侈稅上路後,交易量一路下滑,近2、3個月,受股災影響,買氣更是清淡,台北市買賣移轉件數已連續3個月只有3千5、6百件,比過去幾年平均水準5000件,大減了7成以上,和今年年初比較,只剩一半。

但店面還是強強滾。永慶房屋統計奢侈稅重創房市的今年第3季店面市場交易情況,台北市平均成交價每坪152萬元,新北市每坪78萬元,均創歷來新高。

而且不僅價高,交易量也幾乎不受影響,以98年Q1交易量為基準指數100,台北市第3季指數達181,交易熱絡情況,為近3年來次高,僅略低於今年第1季。

新北市第3季店面交易量也一樣呈現噴出,較上季大增25%,是今年以來買氣最旺的一季。

永慶房屋店面事業部經理鄭朝鶴表示,景氣看淡,但大台北店面仍舊升溫,主要有兩個關鍵因素。一,奢侈稅嚴厲對付住宅投資客,而住宅市場也因此出現盤整,迫使大筆資金轉進租金報酬率、價格較有支撐潛力的店面市場。

第二,跌跌不休的全球股災,讓很多資產買方再度苦嘗金融投資工具的高風險,現在都急著找資金的避風港,再加上對於未來觀光、內需的成長期待,強化了店面的投資需求。

鄭朝鶴表示,過去店面市場充斥投資客,但現在除了這些人依舊在物色好物件,還多了不少生力軍。像是住宅投資客轉進店面市場就不少,目前占店面市買方估計至少兩到三成。

另一支生力軍是開店做生意的各行各業老闆,這些人對店面市場之旺盛,感受極明顯,好的店面租金高的嚇人,卻仍一店難求,讓他們紛紛把賺到錢用來買店面,一間做生意,另一間就用來收租兼置產。

還有其他生面孔包括金融投資業人士、新一波回流台商等,他們購買店面,很大一部份都是被這次股災嚇到,決定購買店面保值避險。

目前大台北店面詢問度最高仍是具有自由行題材的觀光夜市、百貨商圈、捷運商圈,不過即將通車的捷運周邊商圈近來也升溫不少,像是信義線、松山線、新莊線及環狀線都有人進場,特別是雙捷運交會站,買氣尤其旺。

至於成交總價則以2~6000萬元的店面最多,主要是新手入門,還沒有獲利經驗,通常不太敢買一、兩億元以上的金店面,另外銀行緊縮貸款成數,店面現在至多只有五成,在貸款不易下,口袋不夠深的人也買不起高總價店面。

鄭朝鶴表示,長期來看,不管是投資置產或是資金避險的需求,都讓店面市場很難寂寞。在「存店面」勝於「存錢」、「存股」的投資氣氛下,只要是具有合理投報率的店面,未來都有上調的期待空間,可以積極進場佈局。

文章轉載自:udn聯合新聞網

蘇主任房訊網: 新四大主力搶進 店面唱快樂頌 www.0968797090.com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