華人不敢生…高房價「嚇」的?

【聯合晚報/編譯陳澄和/綜合報導】

經濟學家的報告指出,華人一向最重視生兒育女,但全球五個生育率最低的地區卻全部集中在華人社會,關鍵可能在於高房價會壓低出生率。

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副教授徐建國在「金融時報」撰文指出,比較全世界各國的生育率,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,全世界5個生育率最低的地區全部都是華人社會:台灣(0.90)、澳門(0.91)、香港(0.97)、新加坡(1.09)、中國大陸(1.22)。括號中的數字代表每位婦女平均生育的小孩數目。

根據統計,全世界平均生育率是2.5,OECD(經濟合作發展組織)國家1.7,而保持人口總數穩定的生育率是2.1。華人地區的生育率不僅遠低於世界平均水準,也低於已開發達國家。

中國的人口數字一向引發爭議,根據剛進行的人口普查,人口學家估計中國的生育率在1.3-1.5之間,北京、上海的生育率則只有1%,和香港、新加坡相近。

若和已開發國家比較,美國的婦女生育率有2.05,法國是1.89,其他的歐洲國家就普遍不高,例如俄國是1.34,其他東歐和前蘇聯國家的生育率也都在1.2-1.4之間,但仍然比「大中華地區」的台灣、香港高一些。

除此之外,東亞的韓國、日本生育率也極低,分別是1.22和1.27,似乎在大中華之外,還有一個「東亞低生育率」的謎題也需要解答。

徐建國表示,美國經濟研究局2011年10月的一項新研究,對這個問題很有啟發性。該研究發現,1995-2007年間,房價上升導致已經購房者的生育率上升,尚未購房者的生育率則下降,原因在於尚未購房者的財富需要在買房和生孩子之間分配,而已經購房者的房產增值,則對養兒育女可以提供很大的助力。

徐建國指出,台灣、日本、韓國在1980或1990年代也都經歷過相當嚴重的房地產泡沫,香港房價更一直處於高位。新加坡的窮人雖有公屋住,可是空間侷促,也不會想生太多小孩。顯然,養兒育女都需要空間,年輕夫婦買不起房子,生小孩的意願與能力自然受壓抑。

他說,根據美國經濟研究局的研究報告測算,房價每上漲10%,會導致生育率下降約1%。若以2005年以來中國房價大致翻了兩番來計算,生育率就會下降30%。如果以前是1.5,便會下降到1.05;倘若以前是1.2,則下降到0.84。

當然,適用於美國的規律未必合於解釋華人社會的情勢,生育率下降也不可能只是單一因素所造成。但若從華人社會普遍存在的炒房習性,以及大中華地區的低生育率現象來解讀,兩者之間似乎確實存在著一定的關連性。

文章轉載自:udn聯合新聞網

蘇主任房訊網: 華人不敢生…高房價「嚇」的? www.0968797090.com.tw